白天,他是个普普通通的七尺男人,西装革履,嗓音低沉。可是,到了晚上,他却穿上长筒袜、抹上口红,戴上卷发,在镜子前享受“女人”的自己……
他知道这不正常,但无法控制强烈的“男扮女装”渴望。直到他走进南京拂晓心理热线咨询,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一种病,这种病叫作异装癖。
昨天,南京拂晓心理热线的张春女士告诉记者,几天前,她们接待了一位姓李的30岁男士,这还是她们碰到的第一例异装癖患者。而这位李先生的“症状”,让记者听后也吓了一跳。
女友口红让他兴奋
这位姓李的男子说,他今年30岁,在南京一家合资企业工作。3年前,有一次他和女朋友一起逛街,女朋友买了一管口红,回去后试给他看,他看到女友嘴唇上晶晶亮亮的色彩,觉得很漂亮,感谢分享,感谢分享,忽然产生一个想法:不知道抹口红是什么感觉?在难以按捺的好奇之下,他趁女友不在的时候,偷偷拿出那管口红,擦在自己嘴上试了一下。
“当我涂口红的时候,我很紧张,怕女朋友回来看见,又觉得莫名其妙地兴奋,那种感觉非常开心!”李先生回忆说,他也不知道为什么,当时就仿佛有种“过电”感,而看到镜子里嘴巴涂得通红的自己,居然也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,相反却很兴奋,好像做了什么超级开心的事一样。
从那天起,他对那种开心感就上了瘾,发现自己对女人用的东西越来越有兴趣,尤其是口红、香水和女性的内衣。后来发展到喜欢穿女装,他喜欢把女友的文胸套在自己宽阔的胸前,然后在外面套上外套,对着镜子左照右照;还会翻女友的女式毛衣穿,有一次,他穿上女友的一件紧身花毛衣,虽然短了半截,他却觉得舒服,还偷偷穿到了街上去。
一有压力就扮女装
渐渐地,女友发现了他这些奇怪的癖好,非常惊讶又嫌恶,很快跟他分手了。李先生自己也知道这个兴趣绝对是不正常的,可是他却无法控制。
后来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,发展到两三天甚至每天都要穿一回女装,不穿就不舒服。尤其是白天工作压力大的时候,以前排解压力的方式是抽烟,或者和朋友出去玩,现在却变成回到家里偷偷摸摸打扮成女人。为此,他买了大量的女装,家里堆满了各种长裙短裙、长筒袜、女式衬衫,甚至还有吊带衫。还买了化妆书回来,边看书边打粉底、涂眼影,夹眼睫毛。现在,他已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浓妆艳抹的“女人”,最爱穿的是短裙配长靴,家里光女式假发就有长直发、长卷发、短卷发等七八种,而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转换“搭配”,看镜子里自己变换成或“清纯”或“妖艳”的“女人”。他自己形容说:“每次扮成女装,我在外面受的气,工作上的压力,都可以排除了。而每天不穿一下,就受不了!”
逃避男性社会责任
是什么原因造成这名男子如此非正常的行为?张春告诉记者,经过仔细询问,她找到了病因。原来,这名男子父亲去世较早,一直和母亲以及两个姐姐生活,从小习惯被人照顾,所以一碰到事情就容易紧张、烦躁,缺乏处理能力,而且性格优柔寡断。这名男子找工作的时候,由于一直找不到单位要他,还曾经几次当着家人的面大哭。“这说明他很容易积累压力,而打扮成女人,就成了长期压力积累之下的扭曲的发泄渠道。”
张春说,这名男子从小在女性环境中长大,因此容易模仿女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,尤其是男性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压力很大,该男子很可能在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,厌恶男性的性别角色,相反,羡慕女性的轻松自在,所以,他穿上女装,是一种自我放松和反叛,逃避男性角色的社会责任。
专家:扮女装源于不安全感
南京拂晓心理咨询热线的张春告诉记者,异装癖指异性装扮癖,是指通过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兴奋,是一种精神疾病,而且患者以男性居多。异装癖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,比如,在幼年时本身性别受到环境的影响,如父母本来想要个女孩,却偏偏生了个男孩。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憾,便把孩子打扮成异性,使孩子容易养成异性化的气质性格。
“像这位李先生就很典型,他从小生活在女人圈内,缺乏男性特质的学习,性格情绪化,渐渐地跟男同伴格格不入,对于男性特质,他更产生了厌恶和不安全感。而只有在女性同伴那里才能找到温情、安全和认同。”
张春表示,异装癖患者一般是在自己房间中穿异装,通过镜子自我欣赏,逐渐频繁起来,甚至出现在公众场合,或穿异装入睡。他们穿着异装时大多会体验到平静和舒适感,如果不穿或被制止穿异装时,则会引起强烈的紧张不安的情绪。
她认为,像李先生这样的例子很有代表性。现代人生活压力大,如果有异装癖的苗头,必须及早治疗,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,培养自信心,减少对自己性别期望的压力。也可以结婚治疗,在妻子的帮助下,其异常行为可望得到纠正。